期刊简介

               《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 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16/R,ISSN 1671-6450。    本刊由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吴咸中、陈可冀、王正国、王永炎、张运、李春岩、张伯礼、邱蔚六、郭应禄等院士担任顾问,吴以岭教授担任编委会总编辑,包括2位美籍专家在内的46名知名医学家担任编委。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欢迎赐稿,欢迎征订。                

首页>疑难病杂志
  • 杂志名称:疑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671-6450
  • 国内刊号:13-131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疑难病杂志2014年第08期

三氯乙烯中毒误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

张蓓蓓;刘健

关键词:三氯乙烯, 中毒, 误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摘要:患者,男,21岁,因发热9 d,皮疹7 d收住感染科。患者于9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伴头痛、乏力、纳差,无畏寒、寒战,无其他明显不适。曾在社区医院予“阿莫西林、头孢呋辛”抗感染,“利巴韦林”抗病毒,效果欠佳。7d前出现全身红色皮疹,伴咽痛、尿黄、巩膜黄染,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血WBC 16.4×109/L,L 6.07×109/L,异型淋巴细胞比例0.32。ALT 2140 U/L,AST 2123 U/L,TBil 136.9μmol/L,DBil 94.0μmol/L。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 infection mononu-cleosis,IM))。予抗病毒、抗感染、护肝降酶等治疗,病情无好转。遂转至我院感染科。入院时询问流行病学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入院查体:颜面、四肢水肿,全身广泛分布的充血性皮疹,多数融合成片,无瘙痒感,无脱屑,全身浅表淋巴结多处扪及肿大,以颈部淋巴结明显,腋下、腹股沟次之,质硬,分散而不粘连,有压痛。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咽部充血肿胀,双侧扁桃体II度肿大,软、硬腭交界处可见多发性针尖样瘀点。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软,左、右季肋区有压痛,无反跳痛,肝下缘距右肋下4横指,质软,轻触痛,脾左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查血WBC 17.1×109/L,L 6.75×109/L,异型淋巴细胞比例0.14。 ALT 2101 U/L,AST 1324 U/L,TBil 113.1μmol/L,DBil 94.6μmol/L,白蛋白29.41 g/L。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乙肝两对半: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甲肝、丙肝、戊肝、巨细胞病毒、艾滋病毒、梅毒抗体均为阴性。腹部B型超声:肝脾稍大,肝门部及脾门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声像图,胆囊壁稍厚、未见胆汁声像,胰腺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左肺上叶结节,考虑良性病变,小钙化灶。入院后结合患者有发热、皮疹、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损害,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考虑诊断:IM重症。给予地塞米松10 mg减轻炎性反应,阿昔洛韦抗病毒,以及护肝降酶、退黄、护胃等治疗,患者仍反复发热,黄疸加深,颜面及躯干皮疹逐渐出现脱屑。因病情进展加重,且 EB 病毒抗体、EB-DNA定性回报阴性,故怀疑IM诊断是否成立。后患者追诉近1个月前在电子厂工作,曾长时间(每天>10 h )接触含三氯乙烯的电镀板清洗液。三氯乙烯中毒可出现类似表现,致敏为其主要发病机制,大剂量激素治疗有效[1,2]。结合患者有明确接触史、临床表现,高度怀疑三氯乙烯中毒。请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专业专家会诊后转该院诊治,查尿三氯乙酸为3.3 mg/L,确诊为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并中毒性肝病,经积极抗过敏、护肝、护胃等治疗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