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杂志

期刊简介

               《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 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16/R,ISSN 1671-6450。    本刊由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吴咸中、陈可冀、王正国、王永炎、张运、李春岩、张伯礼、邱蔚六、郭应禄等院士担任顾问,吴以岭教授担任编委会总编辑,包括2位美籍专家在内的46名知名医学家担任编委。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欢迎赐稿,欢迎征订。                

把“爱目”的意识深种心底

时间:2023-04-13 15:43:04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在讲话中表示,希望通过PDC项目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社会,让孩子们通过项目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花时间做项目和孩子们升学的硬性要求并不冲突。我们发现,经历过PDC项目训练的孩子,在毕业后的学习过程中依然能表现出非常强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新事物、展现自我的能力也有所提高。”马骏认为,中国的教育已经逐渐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而教育育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追寻幸福的生活。

据了解,PDC项目,即"Project(项目)、Driven(驱动)、Creation(生成)”,该项目旨在驱动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实践和体验、思维和意识,通过驱动生成学生的经验与技能、素养与情感、态度与价值。

“今年是学校实施PDC项目的第九年。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PDC项目群,在全球范围内也形成了包括英国、芬兰、美国等学校和教育组织在内的PDC国际教育联盟。”马骏介绍,呼家楼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周二下午是固定的PDC项目实践时间,孩子们根据项目课程体系,进行不同的项目研究。“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适合的项目,比如,三年级的孩子们曾经在学校办过诚信超市,孩子们从进货、选品、售卖、购买一系列流程中学习开办超市的商业流程。”马骏提到,在PDC项目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们都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创造力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此次“爱目行动”正是PDC项目与公益活动的融合。据介绍,本次活动由学校的中高年级学生通过相关知识学习、志愿服务、提交报告、进行评价等环节,为呼家楼中心小学5000多名学生进行视力建档筛查。

在采访中,马骏告诉记者,学生们将通过互相检测视力的方式,将同学们的视力状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并以这样的方式学习爱眼、护眼、预防近视的知识,通过“自己做公益”把“爱目”的意识深种心底。

“未来,学校将把公益活动继续延伸,组织同学们走向家庭、走向社区,开展爱老敬老活动、社区环保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做志愿者,增强学生们做公益的意识,提高学生们做公益的能力,为社会承担一份责任,让社会更加美好。”马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