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杂志

期刊简介

               《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 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16/R,ISSN 1671-6450。    本刊由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吴咸中、陈可冀、王正国、王永炎、张运、李春岩、张伯礼、邱蔚六、郭应禄等院士担任顾问,吴以岭教授担任编委会总编辑,包括2位美籍专家在内的46名知名医学家担任编委。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欢迎赐稿,欢迎征订。                

如何写好一篇医学论文的个案报道

时间:2024-07-16 11:12:53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疾病,以及一些少见和罕见的疾病。例如,我曾遇到一位患有罕见遗传性皮肤病的患者,其症状与常见的皮肤病大相径庭,导致初步诊断时产生了困惑。这类不典型的病例往往可能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因此,不断总结这些个别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及教训,对于提高医生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写好一篇医学论文的个案报道呢?以下有两个关键点。


搜集资料


1.1 选择病例


个案,顾名思义,指的是个别病例,尤其是那些少见、罕见或是具有典型性的病例最为理想。例如,上文提到的罕见遗传性皮肤病病例,就是一个极具研究和报道价值的个案。一个好的个案应该能让其他医生从中触类旁通、汲取经验。


1.2 收集临床资料


选定病例后,需要全面收集患者的所有资料。这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记录、影像资料、手术及病理报告、生化检查结果等。例如,在该罕见遗传性皮肤病病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皮肤病变情况、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病史、以及通过基因检测得到的特定基因突变信息等。从这些资料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备用。


1.3 进行文献检索


在收集完临床资料后,需要查阅该病例在临床上的地位和价值,了解其罕见程度以及具有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要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该病例的报道情况。例如,我们发现该罕见遗传性皮肤病在国内外仅有少数几篇报道,且我们的病例在病变部位、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基因突变位点等方面与已有报道存在差异。此外,还需要查阅并了解当前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最后,在知网、万方、维普等专业网站上查找相关报道,挑选有价值的文献保存在电脑上备用。


撰写个案


在撰写个案时,需要严格按照个案的格式进行。个案报道的特点在于推陈出新、言简意赅。切记不要把个案写成综述,文章长篇大论,许多内容与病例联系不大。应该紧紧围绕病例的特异性、罕见性以及临床指导意义进行阐述。例如,在撰写该罕见遗传性皮肤病病例时,我们重点描述了病例的特异性症状、基因突变情况、诊断过程以及治疗方案等,同时结合文献回顾了该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我们的病例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撰写和分析个案的过程也是临床医生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以及对医学奥妙不断探索和进取的过程。通过深入研究和撰写个案报道,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平时工作中积累的点点滴滴也是完善自己的好方法,必定会从中受益。